朝朝看小说zzkxs.org

字:
关灯 护眼
朝朝看小说 > 未来时代:千年之途 > 千年零落—当时只道是寻常

千年零落—当时只道是寻常 (第1/2页)

朝朝看小说 www.zzkxs.com,最快更新未来时代:千年之途!

一场已知结局的悲剧,让两人心中都升起了一丝不忍。但是,好奇心仍促使着他们继续看下去。接下来的发展,大致与红楼梦中,黛玉初入贾府时相似。孤苦无依的女子来到了富贵堂皇的亲戚家中,纳兰容若的表妹,也如同林黛玉一般小心翼翼,谨言慎行。“看来身份地位的差距还是会给人的心理带来负担啊!”吴可乐是真的为这个小姑娘难过,小小年纪就要懂得看人脸色。“她也正处于一个需要被人疼爱如花似玉的年纪啊!”“唉!”孔薇也叹了一口气,“这不,正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般吗?从小就被人教要懂规矩,从小便活的拘束永远被困在差距的鸿沟里,怎么样也走不出来?”“唉!”吴可乐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看着女孩小心翼翼的在府中生存,虽然名义上被疼爱,但是他决不能向府中小姐那般自在。

“红楼梦中,我还是最喜欢史湘云,也许她的结局也并不算是多好,但是我感觉起码她才是那些人中活的最真的那一个。”孔薇感叹着。“寄人篱下,又何谈活出本真?”吴可乐有些愤懑,但又不知道该责怪谁?也许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,有些事情本就是必然,只不过他们与当代人的想法不同而已。

纳兰容若和表妹青梅竹马,从小小的孩童,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,和青松一般的少年。其实若不论他们的家世身份地位的差距,他们站在一起,真是活脱脱的一对璧人。他们的相处就如同宝玉和黛玉那般融洽,纳兰容若的表妹也是诸多包容,给予了他最大限度的疼爱。两人即算是青梅竹马,也算是彼此的知己,两人几乎无话不说,有什么苦恼也是相互倾诉。与红楼梦中不同的是,纳兰容若可不像书中的贾宝玉那般不学无术,作为家族中受重视的孩子,他从出生起便被严格要求,他从小便立有鸿鹄之志,也是饱读诗书,才学也被当代大家所认可。

“唉,果然,越是大家族才越重视孩子从小的成长。”看着纳兰容若每日所学校以及家族长辈的要求。吴可乐真是甚是感慨。“是啊,这样的大家族总得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来维护家族的繁荣昌盛,怎么可能让一个相府公子成长为碌碌无为的废物呢?这些氏族公子终究还是要走仕途的,贾宝玉和他的侄子不也参加了科举吗?”孔薇虽然惊讶,但也没有吴可乐那么夸张。

“真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啊!虽然他不带皇冠。”吴可乐有些无力的吐槽。“哈哈哈!”孔薇都有些绷不住了,“你怎么不去说相声啊?你从哪儿得出的这些金句?”“无师自通,无师自通。”吴可乐嘿嘿的笑了笑,毕竟他可是一个经常独来独往的人,闲来无事,就经常看些有趣的段子,所以他说出这些金句也并不稀奇。

而纳兰容若的才情,更让他们见识了什么叫天赋奇才。纳兰容若十七岁入国子监,被祭酒徐元文赏识。十八岁考中举人,次年成为贡士。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。康熙十五年补殿试,考中第二甲第七名,赐进士出身。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——《通志堂经解》。“你的青春,我的青春好像不一样。”吴可乐真的是有些无力了,“再看他们,我都要觉得自己是废物中的废物了。”“唉!”孔薇也有些感慨,“有的人有天赋,还努力。这个世界从那个朝代就开始这么卷了吗?”

在纳兰容若官运亨通时,他的情感方面可就不这么一帆风顺了。他和表妹从幼时走到青春正茂,可是因为家族的原因和表妹的身份,他们注定不能成为一对佳偶,表妹入宫为妃,成为了皇上的宠妃。一个有着那般绝色容颜和才情的女子,怎么能得不到帝王的欢心呢?“不过在年少的时候遇到了太惊艳的人,在与三心二意的皇上相比,他恐怕很难再有争宠之心了。”吴可乐说着。“为了家族的荣耀,为了父母族人,她必须得争宠,”孔薇叹了一口气,“真是可惜了,这样一个妙龄少女就要深居在那见不得人的宫中了。”

看着表妹脸上如珍珠般的泪水,吴可乐真心的觉得封建制度真是太坑人了。“没有选择的余地,将自己的一生都放在一个注定不会和自己有太多瓜葛的男人身上,真是不值啊!”吴可乐有些愤怒,他毕竟见证了纳兰容若和表妹一个成长,自然知道表妹有多么冰雪聪明,灵动清透。看着一颗明珠就这样陨落,他是发自内心的气不打一处来。“那能有什么办法呢?”孔薇眼中也尽是悲伤,“在皇权至上的时代,只有一个人说的才算,那就是皇上。除了他以外的任何人都只能讨好依附于他。”

看着从小与自己成长的表妹入宫,纳兰容若的脸上也是难掩的悲伤。曾经无话不谈的知己,少年懵懂的心事,都随着那深宫一并掩埋了。

纳兰容若虽然悲伤,但也只是他在夜晚时独自黯然而已。在白日,她依旧如平常般博览群书,在外人眼中,他依旧是那个高不可攀的相府公子。“贵公子也有贵公子的烦恼啊!”看着只能在夜里黯然神伤的纳兰容若,吴可乐不禁感慨着。“那有什么办法呢?毕竟他的身上可承载了太多太多。”孔薇也只能这样应和着。

尘世的事情太多太多,纳兰容若已经分不出太多心去悲伤。不仅是使命,还有他自己的兴趣和追求。这一时期,纳兰容若发奋苦读,拜徐乾学为师。在名师指导下,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——《通志堂经解》,深受皇帝赏识,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。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,编成四卷《渌水亭杂识》,当中包含历史、地理、天文、历算、佛学、音乐、文学、考证等等知识。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