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朝看小说zzkxs.org

字:
关灯 护眼
朝朝看小说 > 山河灯火 > 第二十八章 鼓叶吊灯(二)

第二十八章 鼓叶吊灯(二) (第2/2页)

若再托大点说,花鼓在中华文化乃有一席之地,虽然这屋里人都不知道这是哪里的花鼓,但表达在灯饰上,绝然是一种东方情怀。

烟灰沾木板、飘飘几条线,若干年后回看,这是何等粗暴的原创,恐是让后来人不敢相信的一个谈资。

但若干年后才知道,一家灯饰厂只有把原创作为基因,才能诠释何为立于不败之地!

……

徐海风在南镇和二津村都有花木工厂,

他的操作思路和魏东来很像,村里主产、镇里主销。不过近两年来,徐海风嗅到了新的苗头,许多窄河处都在修架桥,从村到镇的公路一旦打通,意味着村里人到镇上打工没了时间成本。

如此一来,今后村里的用工成本也会大涨,再加上运输的成本,村里的厂子还是越早脱手越好。于是乎徐海风开始在镇上留意起租旧厂的事,打算把花木生意的原点彻底放在镇上。

生意人难免前思后量、讨价还价,可就在他决定下手的时候,却被告知已经先有人谈下了合同,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发生。

细查那些快自己一步的人,无一例外都是灯饰厂的扩充或者新厂的选定,那些人雷厉风行,一个个魔怔一样,哪怕价格虚高也毫不犹豫。

徐海风是频繁出没南镇的人,这两三年的变化比从前十几年还要明显,灯饰正在成为南镇的“嫡长子”。当年号称百货大道的迎华街,如今除了动不得的镇办企业用地,其余都被灯饰厂占的满满当当。

它正在变得单一,-但人潮上,迎华街的每一天似乎都在刷新历史新高。每当入夜时,这里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,打扮上来自天南海北,甚至还能看到外国人的身影。

这也是镇里村里的人从未见过的氛围,每天都像过年一样,华灯初上便映夜空、璀璨热烈亘古未有。虽然门头焕然一变只有灯火,但各种流动的小商贩却大肆聚涌而来,使得迎华街的繁华更甚从前。

一些缘故让徐海风总有点瞧不上灯饰行业,但眼前的景象无不在向他证明,南镇已经变了,因灯饰而变。熙熙攘攘终归是利来利往,对一个生意人而言,更深的领会在于一种均势被打破了。

南镇的各类资源都在向灯饰聚拢,或许不需太久,人们说起南镇只有灯火的故事了。更可怕的是,从上到下都在催发着那般景象,从前的花木生意、刺绣生意,迟早沦为“边角料”。徐海风更是切身体会到,花木商人的地位正在下降,各大场合把灯做得牛气的,成了最被捧抬的人,这是最为不能忍受的。

产品只是工具,赚钱才是根本,心思活泛的徐海风,冒出来一个从未从此旺盛的念头,做灯饰有什么难的?一个连五千块钱都没有、扎身在村里的人都能干,门槛之低令人发指。

况且他有大自信的本钱,凭借自身的广袤渠道,只要上手就能甩出身位。

思量一番之后,徐海风巍巍然来到镇办商业公司。

从他一路上的神态看,仿佛在说,忘掉那些毛毛细雨吧,有的人一旦动了心思,无处不是惊涛骇浪!

……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