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朝看小说zzkxs.org

字:
关灯 护眼
朝朝看小说 > 抗战之荣誉 > 第三零一章 武警&备战(一)

第三零一章 武警&备战(一) (第1/2页)

朝朝看小说 www.zzkxs.com,最快更新抗战之荣誉!

这次老蒋效率很高,第二天三人就乘坐飞机抵达宿迁向陆维报道了。

“卑职温应星(彭巩英、杨遇春)见过陆长官!”

“欢迎!欢迎呐!三位都是军中翘楚,欢迎你们加入豫皖苏鲁战区这个大家庭!”

为了显示尊重,陆维亲率一众将官于机场迎接,可谓给足了礼遇。三位见状,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桀骜的一面,反而十分恭敬的向陆维这位年轻的不像话的长官行着军礼,随后是张自忠、于学忠、黄维纲、冯治安、牟中珩……直到孙立人……?

“总队长!经年不见,余又能同总队长并肩作战了,真乃人生一大幸事啊!”

孙立人与温应星有着特殊感情,两人是同僚、从属、校友、师生。都知道孙立人未入军界之时,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,但很少有人知道温应星曾是清华大学校长。都知道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,自此步入行伍,但很少有人知道温应星也曾在弗吉尼亚军校就读,后转入西点军校。正是凭着这两层关系,孙立人受到东家宋子文和总队长温应星的赏识,加之自身能力在那儿摆着,于税警总队混得也算是风生水起。

可今天一看,两人的关系好像并不怎么亲密。孙立人主动叙旧拉关系,温应星却没有一点儿表示,甚至连应有的笑容都隐去了。难道坊间传闻是真的?税警总队成立之初,孙立人出力甚多却连个团长都没混到,因此与时任总队长的温应星生出嫌隙,在殴打负责管理财务的温应星亲属之后扬长而去。事后因年少轻狂而自责不已,还是走了夫人路线这才获得谅解,得以重回税警总队。传闻究竟真假与否,大概只有他们当事人最为清楚。可是现在孙立人热脸贴了冷屁股,好不尴尬。好在极尽克制,没有恼羞成怒,只是一愣一愣的,机械似的说道:

“欢迎温……温将军!”

从总队长到温将军,这是要缘尽,泯然路人的节奏吗?虽然有点儿心疼孙立人,但温应星初来表现却很对陆维的胃口。在他来之前,陆维已经做过功课了。从资料上显示,宋子文很高傲,看不起老蒋的黄埔系,因此税警总队用得都是美国留学生。陆维真担心,温应星这个担任过两届总队长的人,也沾染宋子文的坏毛病。结果还算是差强人意,并未因为是西点军校毕业就目空一切。

其实温应星为人还是比较圆滑的,这一点从他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就可见端倪。皇姑屯,张作霖被炸身亡,温应星预料奉系失势已成定局,便举家迁入北京。当时正在闹学运,清华校长换了一个又一个,经人介绍,温应星成为首位以军人入职的清华校长。如果没有两下子,未必敢于尝试,更何况他还是个丘八?

之后担任上海警察局长,因不愿与黑社会同流合污而遭到排挤,说明他做人还有底线。一二八时,宋子文主张反蒋抗日,擅自调动税警总队北上,可温应星走到一半就不敢再走了,这说明他不光有自知之明,还算顾全大局。如果当时不顾一切的北上,老蒋可就被动了。但终归是命不好,跟错了主子,格局也不够大,故而从那以后就再不得重用。此番外放也是老蒋心血来潮,如果他再把握不住机会,那这辈子就算过去了,好在初次见面留给陆维的印象还不错。

相较温应星的谨慎,杨遇春可就要差上很多了。见了龚鹤村就像见到了亲人(曾是上下级关系),惺惺相惜是没错,但这么快就找到组织,怕是没有顾及到陆维的感受吧?虽说军官之间联络感情有助于内部团结,但眼下情况特殊,搞小团体为陆维所不喜。

欢迎仪式结束后,按例要举办一个接风宴,在其间叙旧才是名正言顺,也更便于陆维从旁观察。温应星还是老样子,好似要跟所有人都保持距离,即便是酒宴也畏手畏脚,很是拘谨。而杨遇春则截然相反,仿若自来熟,和谁都能聊得来。拉关系已不仅是局限于曾经的老上级龚鹤村,就连人人避之不及,又不屑与之交往的沈醉和陶继胜这俩军统头子都能谈天说地,这着实令陆维刮目相看。号称是国军之中罕有的游击天才,竟然还是个交际达人?

三人之中最正常的要属彭巩英了,只不过与人交往时并不怎么主动,多是些程序上的寒暄罢了,这或许与他的身份有关。也是,老蒋的侍从参谋出身,岂可结交外臣?

……

宴罢,几人被安排下去休息,彭巩英住单间儿,却刻意将温应星和杨遇春安排在一起,这可不是普通房间,里面有整套的录音设备。如果让两人知道陆维在监视他们,估计要炸毛了,但没办法,陆维需要从他们对话当中听出点儿什么来,而话唠杨遇春最合适了。

确实!就听两人刚刚回到屋里,好似在脱衣就寝的空档,杨遇春便按耐不住,开口说道:

“军座(温应星)!临行前宋长官(宋子文)不是嘱咐您要与抚民(孙立人字)将军多亲近吗?你们关系不一般,既是师生也是从属,如今又同僚任事,又同属税警总队一系,自当多亲近才是。在机场我看抚民将军也有此意,怎么您还让他下不来台了呢?请恕卑职直言,多一个朋友多条道,即便曾经有过节,只要有机会,不仅要化干戈为玉帛,更要守望相助才是!”

杨遇春的这番话,温应星挺惊讶的,心道:共产党不是不搞山头主义吗?怎么杨遇春比起自认圆滑的自己更擅此道?

其实杨遇春完全是被逼出来的,他是中共降将,领的虽是中将薪,办得却是中校的差事。老蒋就曾不止一次说过,杨遇春之投诚,非基于政治信仰,而是出于自保考量,因此老蒋对他极不信任。而这种不信任也让杨遇春养成了顾步自危的习惯,时间久了容易颓废。而杨遇春还心怀抱负,所以,他又打起人际关系的主意。他不仅混迹国军高层,就连中下级军官当中都很有口碑。可这么做有用吗?要不是老蒋心血来潮,他除了庐山保卫战还能留下什么?人际关系只能保证他不死,而要一展抱负需要的却是眼头见识。

飞机上时,喋喋不休的杨遇春非但没有让温应星感到厌烦,反而因为彼此有着相似的经历而心有相惜。见两人还挺谈得来,又全都壮志未酬,温应星觉得有必要提醒杨遇春,机会难得,还需好好把握。就说道:

“柳青(杨遇春别号)!你我虽是军人,沙场征战乃是本分,但不懂政治却是不行的。政治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对错,只是各方利益的考量。眼下的豫皖苏鲁战区,内部人事极为复杂,我们几个的加入已经让派系格局更加明显。这种情况下彼此亲近,甚至抱成一团可不是明智的选择。尤其是八个主力军的军长竟然没有一个是陆长官嫡系出身。”

“怎么会?”

杨遇春想说孙立人和黄百韬,但又一想,孙立人虽不在国军派系当中,却是国舅爷宋子文的人,再一想,温应星也是宋子文的人。此时他才有些隐隐明白了,再联想他和龚鹤村的关系,就全都了然了。原来这一切都是老蒋的把戏,目的就是为了以派系争斗来牵制陆维?看来老蒋对陆维也不信任啊,即便他是老蒋侄女婿也是一样。想到这里不由得哀叹一声,难怪国民党之于中共胜少败多,心思全都用在自己人头上,谁还有精力对外?谁还敢把后背交给别人?

温应星说得对,这种情况下确实不该过分亲近,所以他才跟孙立人保持距离。否则,即便两人没想抱成团,可人心隔肚皮,陆维不知道呀!这种事,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,到时候少不了猜忌防范,对于他跟龚鹤村也是一个道理。

本来杨遇春擅交际只是为了活命,自打外放之后,他便有了更高的追求,他要实现心中抱负。所以思谋再三,他最终还是决定学温应星,与所有人保持距离,目的便是在战区司令陆维那里留个好印象。可他又担心没有了“朋友”、“同志”,他会不会还是一个边缘人?这一点难道温应星就不担心吗?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